县2025年防震减灾工作要点

2025-03-20 10.00元 免费试读

Shape1

2025年防震减灾工作要点

2025年,全县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防灾减灾救灾重大决策部署以及市县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安排,立足“防大险、救大灾”,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紧紧抓住“防”和“救”这两大环节,全面推进“十四五”防灾减灾规划落实落细,着眼解决当前自然灾害防治领域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重大自然灾害抗御能力,做好重特大灾害应对准备,全力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努力推动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加强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强化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提升灾害应急处置水平

1.深化单位协同联动机制的建设。我们要深入贯彻《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减灾委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作用。同时,强化减灾委办公室的居中调度和协调功能,不断完善组织指挥、风险普查、会商研判、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等关键环节。通过加强重特大灾害的协同应对,形成分工清晰、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新局面。此外,推动自然灾害预警研判和救援指挥一体化信息平台的建设,建立健全跨部门联动机制,实现防灾减灾救灾全流程的信息化、智能化和一体化。并健全县减灾委员会专家工作运行机制,发挥专家在会商研判和决策咨询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救灾物资的快速调拨、会商研判、灾情评估和因灾死亡人员调查等工作机制。

2.强化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机制至关重要。我们要完善灾害风险的分析研判体系,发挥涉灾部门的专业优势,建立健全多部门人员和多领域专家参与的综合风险预警监测机制。通过加强应急、气象、水务、自然资源等部门的信息数据互联互通,提升综合风险的会商研判能力,并做好中长期自然灾害风险趋势的研判工作。同时,利用多种平台和渠道发布预警信息和风险提示,确保信息的覆盖率、精准度和时效性,有效组织灾害避险行动。此外,要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的应对处置工作,严格落实相关的工作制度,推进自然灾害应对处置的制度化和流程化。

3.我们需要强化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工作机制。积极构建协调有力、规范有序、配合有效的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在农房保险、社会捐赠、志愿服务等方面深度参与。通过提高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在培训、演练、资源、宣传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形成“人人发现、人人参与”的防灾减灾救灾大格局。

4.强化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的建设。我们要整合利用各类应急资源,科学构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优化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和各专业应急救援力量的布局,形成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专业救援队伍为支撑、武警部队为突击、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应急救援力量新体系。通过强化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壮大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并加强基础保障和实战演练,构建适应“全灾种、大应急”要求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提升快速精准救援的能力。

5.要着力推动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村)的创建工作。对创建工作进行常态化、专业化的指导,并严格检查验收,切实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能力。同时,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对已命名的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进行评估总结,巩固成果,高位推进创建工作。按照既定的思路,持续培育申报国家级和省级示范社区(村),奋力推动基层减灾能力再上新台阶。

6.推进防灾减灾基础建设。我们要充分发挥保险机制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减震器”作用,支持保险公司创新自然灾害救助保险,建立政府救助、保险保障、社会救济、自救互救“四位一体”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机制。同时,积极推进自然灾害普查成果的应用,编制相关风险图和防治区划图,并修订相关区划,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的信息化水平。此外,扎实推进基层减灾能力提升项目的实施,加快基层灾害救援队伍的建设和救援装备的配备,并开展常态化的实战演练。同时,推进乡镇、村(社)应急能力的标准化建设,尽快实现相关的建设目标。xx2025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点

上一篇: 下一篇:
亲爱的用户,您今日已经下载过文章【县2025年防震减灾工作要点】了

您是否遇到下载问题了?

是否需要我们将文章附件发送邮件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