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副局长专题学习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在深入学习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这份报告的分量与意义。报告全面总结过去一年成绩,科学谋划今年工作,对我们司法行政工作具有极强指导意义。作为市司法系统一名领导干部,我将结合工作实际,深入领悟报告精神,以实际行动推动司法行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为XX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一、深悟报告内涵,筑牢思想根基
(一)把握经济发展脉络,明晰司法服务方向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经济规模稳步扩大,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司法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一是加强企业法律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壮大。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的法律问题日益复杂。我们要组织律师、公证员等法律服务人员,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为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服务。帮助企业完善治理结构,防范法律风险,增强市场竞争力。例如,针对企业在合同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劳动用工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助力企业依法经营、规范发展。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司法服务效能。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要深化司法行政领域“放管服”改革,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线上线下服务融合,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让企业安心经营、放心发展。三是推动金融法治建设,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稳定。我们要加强金融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金融法律意识。配合相关部门加强金融监管,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维护金融秩序。为金融创新提供法律服务,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障经济安全运行。
(二)聚焦改革创新举措,激发司法工作活力
报告强调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这为我们司法行政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改革创新是推动司法行政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要积极适应改革发展新形势,不断探索创新司法行政工作机制和方法。一是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司法公信力。司法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推进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司法职业保障等制度。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规范司法行为,提高司法质量和效率,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二是创新公共法律服务模式,满足群众多元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法律服务”平台,提供在线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申请、公证预约等服务。推广“互联网+调解”模式,运用在线调解平台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开展“法律进社区”“法律进乡村”等活动,为基层群众提供面对面的法律服务,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三是加强法治人才培养,为司法行政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我们要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加大法治人才培养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业务竞赛等方式,提高司法行政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法治人才培养基地,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法治人才队伍,为司法行政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三)领会民生保障精神,强化司法为民宗旨
政府工作报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司法行政部门要牢记司法为民宗旨,切实履行职责,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是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法律援助是保障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我们要加大法律援助宣传力度,提高法律援助知晓率。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将更多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范围。简化法律援助申请程序,为困难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加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管,确保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质量,让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打得赢官司。二是深化人民调解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调解是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我们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形成工作合力。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提高人民调解员业务水平。及时化解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劳动争议等各类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三是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法治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法治素养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工作,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法治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推动法治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二、立足本职工作,践行法治使命
(一)强化法治政府建设,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我们要充分发挥司法行政部门在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统筹协调、督促指导作用,推动政府依法行政,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一是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确保合法合规。规范性文件是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我们要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对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审查,确保文件内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维护法制统一。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及时纠正违法违规的规范性文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二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行政执法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环节。我们要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制度,及时纠正违法违规行政执法行为。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提高行政执法质量和公信力。三是完善行政复议工作,化解行政争议。行政复议是解决行政争议的重要渠道。我们要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畅通行政复议申请渠道,简化行政复议申请程序。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提高行政复议办案质量和效率。通过行政复议,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您是否遇到下载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