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机制探究报告

2024-08-01 10.00元 免费试读

Shape1

关于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机制探究报告

 

高校是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也是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领域,扎实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国家繁荣发展至关重要。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1]36高校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意识形态工作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意识形态斗争更加激烈,手段更为隐蔽,高校师生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对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如何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是当前要深入研究的重要命题。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进入新时代以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多元的信息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整体质效,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开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新空间,日益完善的规章制度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这些有利因素有助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一)多元信息渠道有助于提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整体质效

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是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政治保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2]。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引领社会思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世界领域的信息交融更为紧密,新时代的大学生拥有了更多认识世界、了解多元文化的渠道。各种各样的观点、文化和思想得以在虚拟平台中交流和碰撞,使大学生可以从全球范围内的新闻报道、科学研究中获取重要信息,他们的思维不断得到开阔,对世界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意识形态辨析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升。而部分西方国家发起“舆论战”,制造“中国威胁论”等行为,也成为直观可感、发人深思的现实案例,高校教师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剖析,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西方开展意识形态斗争的意图和手段,保持对意识形态问题的独立思考,从而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整体质效。

(二)新媒体快速发展有助于开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新空间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增强了网络主体之间的互动,也加快了信息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给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全国5G行业虚拟专网超过1.6万个”“国内市场上监测到的活跃APP数量达260万款,进一步覆盖网民日常学习、工作、生活”[3],表明新兴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这客观上提高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信息传播效率,为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创造了新的技术条件和新的发展机遇。相较于传统教育模式,新媒体的信息化、网络化教育模式更加灵活多样,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其增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互动性,如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能够实现信息的即时传递和互动,有利于高校教师更加充分地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促进师生互动,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与此同时,新媒体通过使音频、视频、图文和语言相结合,推动意识形态工作方式创新,意识形态工作内容覆盖面更广,更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信息接收习惯,从而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综上,新兴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开辟了新的空间。

(三)党内法规制度和国家法律制度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内部与外部形势,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等党内法规。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4]此外,近年来,我国在网络新媒体治理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涵盖了网络新媒体的内容建设与管理、网络安全等诸多领域,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制度条件,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方法指导,促使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与法治教育、网络安全教育进一步融合。党内法规制度和国家法律制度协同建构制度规范密网,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推进夯实了制度保障,提供了实践依据和制度遵循。

上一篇: 下一篇:
亲爱的用户,您今日已经下载过文章【关于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机制探究报告】了

您是否遇到下载问题了?

是否需要我们将文章附件发送邮件给您?